冀图特藏



当前位置: 冀图特藏 > 信息动态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1 工作简报2011年第1期(总第6期)

本期要目

l  河北省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l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情况

l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评审情况介绍

l  省政府公布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l  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l  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名单

l  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简介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1年第1期(总第6期)     2011年06月30

 

   

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2

河北省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2

 

首批省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专题.... 3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情况··· 3

首批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情况介绍··· 4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情况介绍··· 5

省政府公布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 和“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7

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8

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名单··· 9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全省古籍收藏单位骨干参加培训··· 21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 22

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简介··· 22

 

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24

全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4

全国古籍普查暨古籍保护技术交流会在宁召开... 24

 

简讯.... 25

 

珍品赏析.... 25

海内孤本《湟中牍》及万世德刻书··· 25

 

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河北省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根据文化部关于申报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通知和省文化厅关于做好我省古籍申报工作的指示,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依据申报原则,积极组织全省各古籍收藏单位填写申报材料。经过严格筛选和艰苦细致的工作,至4月中旬,我省古籍申报工作顺利完成,申报材料经文化厅审核同意并报送文化部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其中7 家单位的 114种古籍及个人15种古籍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河北师范大学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此次申报,省古籍保护中心吸取前三批名录申报的经验,在文件下发之前,先期对申报工作提前进行了安排。文件下达后,为确保我省申报工作按时完成,保护中心全体人员立即投入工作,包括编制省馆的古籍申报材料,为其他申报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并对不合申报规范的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顺利完成。

 

 

首批省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专题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情况

200912月,文化厅下发关于申报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及“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通知后,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即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进行了组织和动员,通过协调和指导,全省共有15家单位,个人3人进行了申报,共申报古籍323种。其中包括:河北省图书馆20种,保定市图书馆64种,张家口市图书馆41种,石家庄市图书馆30种,邢台市图书馆26种,秦皇岛市图书馆15种,唐山市图书馆7种,武安市图书馆23种,唐山市丰南区图书馆1种,唐山市丰润区文管所10种,河北省文研所3种,河北省博物馆12种,河北大学图书馆49种,河北师大图书馆5种,保定学院图书馆14种,个人3种。

参加首批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的共8家图书馆。包括: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张家口市图书馆,唐山市图书馆,武安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师大图书馆。

 

首批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情况介绍

为了科学、公正地评定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在遵照省文化厅关于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评定暂行办法基础上,参考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其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的做法,同时结合我省古籍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前期分析和准备,制定了《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考评评分表》。之后又组织了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相关委员,进行分组,分别对申报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评审原则:按照文化厅2008年下发的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评定暂行办法》,我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原则基本遵守以下四条:一,古籍收藏一般以5万册以上,或者善本收藏在1000册以上;二,有专有古籍书库,三,有古籍保护专款,四,有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者。

(二)考察打分表:“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考察评分表”是在参考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其他省古籍保护中心的评审打分表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制订的。全表共分六个部分:一是古籍藏量块,二是善本藏量块,三是书库硬件设施块,四是保管条件块,五是专项经费块,六是机构人员和保护计划块。此项打分表满分100分。古籍与善本藏量两块共占55分,其它四块共占45分。通过打分表,可以清晰地分析各馆古籍的收藏情况和保管条件,以及对古籍的维护和管理水平,通过量化的方式,科学评价各馆入选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可能与不足。

(三)实地考察: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事实求是地评价各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与保管情况,从325日起,我省中心组织专家委员,分期分批对全省申报首批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8家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分组情况如下:

1、32627日,保定市馆王大琳副馆长、石家庄市馆刘桂芳副馆长组成考察组对唐山市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河北师大杨寄林教授、河北大学图书馆崔广社主任对张家口市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2、329日,杨寄林教授和刘桂芳副馆长对武安市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3、330日,王大琳副馆长和崔广社主任对河北师大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和河北省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4、418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杜也力馆长与省馆特藏部苏文珠主任对河北大学图书馆与保定市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四)评审介绍:在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会议上,各考察组对实地考察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同时介绍了考察打分情况。8家申报图书馆中,有5家得分在80分以上。这5家分别是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河北师大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其余3家,张家口市图书馆、唐山市图书馆、武安市图书馆得分均在60分以下。综合考察各馆的古籍保护状况,专家委员会评审会议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推荐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河北师大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为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情况介绍

根据文化厅关于申报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的通知,我省共有15家单位、个人3人参加申报,共申报古籍323种。按照省文化厅关于省珍贵古籍评审评定暂行办法的原则,我省中心又参考了国家第一、二、三批珍贵古籍的入选情况以及其它省有关省名录的评审方法,同时查阅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收藏情况,对首批省珍贵古籍的评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资料考证,确定了评审原则和入选条件。

(一)、评审原则:

根据省文化厅关于《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暂行办法的规定,省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基本上遵照文化部颁发的《古籍定级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二、三级古籍内选定。

(二)、筛选条件:

由于此次评审是我省首批名录的评选,因此,在版本要求上更严格。并非能定为三级的古籍均能入选。通过分析,我们基本上制定了如下的选择条件:

第一,宋元刻本、抄本、稿本一概入选

第二,明隆庆六年(1572)之前的刻本、抄本、稿本入选

第三,明晚期至清初的朱墨套印本、抄本、稿本、活字本入选

第四,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入选。

第五,清一代有著名藏书家批校题跋的重要刻本、抄本、稿本入选

第六,存世极少的明清刻本入选

第七,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它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一般均入选。

第八,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直接入选。

第九,明万历之后至清初的刻本视版本情况确定

第十,清一代抄本、稿本视版本情况确定

第十一,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古籍,一般上调等级,加以筛选。

(三)评审介绍

此次评审,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共组织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进行了四个工作步骤。第一步,由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先期进行了初步的版本鉴别、分析和论证,同时对部分古籍进行了实地确认,除已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73种直接入选外,又选出147部基本符合以上条件的古籍。第二步,我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邀请了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内著名的版本学家李致忠先生,与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进行了版本把关和二审,在147部古籍中又筛选出99部古籍,共计172部。第三步,在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又对全部申报古籍以及所筛选出的172部古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共确定161部古籍作为首批省珍贵古籍名录的推荐名单。第四步,推荐名单于5315日在省文化厅网站和省图书馆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入选珍贵古籍名录名单的图书馆均对入选名单的古籍进行了再核查,除个别单位的古籍存在著录错误,或者所存卷数统计错误外,秦皇岛图书馆有两部古籍存在版本疑问。因此截止到公示结束,全部珍贵古籍名录名单最后确定为159部。

 

省政府公布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

和“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我省珍贵古籍的保护工作,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省政府公布了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和“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崇厚使法日记》等159部古籍入选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和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入选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古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省古籍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初步掌握了全省古籍家底,全省各类收藏单位和个人共收藏各类古籍约100万册。组织开展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我省共有73种古籍入选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家收藏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二是积极开展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工作,影印出版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古籍《畿辅七名家诗钞》。三是启动了《中华古籍总目·河北卷》的编纂工作,各类古籍信息录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四是加强古籍保护业务培训。举办了古籍普查培训班和古籍编目培训班,培训古籍专业人员110人次,组织40人次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培训班,提高了全省古籍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批“河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河北省图书馆

石家庄市图书馆

保定市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首批《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名单

0001 周易二卷   明刻本  /易類 保定市圖書館

五十一、五十二、九十三頁為手抄配頁

0002 周易傳義十卷 (宋)程頤朱熹撰  上下篇義一卷 (宋)程頤撰  易圖集録一卷易説綱領一卷  (宋)朱熹撰  明內府刻本  /易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03 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  (明)胡廣等輯  明弘治四年(1491)羅氏竹坪書堂刻本  /易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存十卷(卷一至七、十六、十七、二十四)

0004 丘方二太史硃訂秘笥易經講義綱目集注四卷  ()李光祚輯  明天啟五年(1625)吳郡周鳴岐啟新齋三色套印本   /易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05 書傳會選六卷  (明)劉三吾等撰  明嘉靖趙府味經堂刻本  /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06 詩緝三十六卷  (宋)嚴粲撰  明嘉靖趙府味經堂刊本  /詩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07 詩傳大全二十卷詩序一卷綱領一卷圖一卷   (明)胡廣纂修  明永樂內府刻本  /詩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缺二卷(卷一、二)

0008 批點詩經振雅六卷  (明)張元芳 魏浣初撰  明天啟版築居刻朱墨套印本   /詩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09 禮經會元四卷 (宋)葉時撰  明嘉靖五年刻本   /禮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10 大戴禮記十三卷 (漢)戴德撰  (明)蔡文範校  明萬歷蔡文範校刻本   /禮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11 春秋左傳十五卷  (明)孫礦批點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春秋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12 春秋左傳十五卷  (明)孫鑛批點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春秋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13 春秋左傳類解二十卷地譜世系一卷  (明)劉績撰  明嘉靖七年(1528)崇藩寳賢堂刻本  /春秋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14 春秋穀梁傳注疏二十卷  (周)穀梁赤撰  (晉)范甯集解  (唐)楊士勛疏  明嘉靖刻本  /春秋類  武安市圖書館

0015 春秋胡傳三十卷綱領一卷正經音訓一卷提要一卷諸國興廢說一卷列國東坡圖說一卷  (宋)胡安國撰 (宋)林堯叟音注  明成化刻本  /春秋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16 春秋集注三十卷首一卷  (宋)胡安國撰(宋)林堯叟音注  明嘉靖刻萬歷修補本  /春秋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17 春秋集傳大全三十七卷序論一卷春秋二十國年表一卷諸國興廢說一卷春秋列國東坡圖說一卷東坡指掌春秋列國圖一卷  (明)胡廣等輯   明內府刻本  /春秋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18 論語  西漢竹簡  /四书類  河北省文研所

0019 四書或問三十六卷  (宋)朱熹撰  明正德閔聞重刻本   /四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20 監本四書十九卷   (宋)朱熹撰  清刻本   錢泳批注  /四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21 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十二卷   ()李燾撰  明天啟七年(1627)世 裕堂刻本  /小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22 漢隸字源五卷碑目一卷附字一卷  ()寠機撰  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閣影宋刻本  /小學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23 六書精蘊六卷 (明)魏校撰  音釋舉要一卷 (明)徐官撰  明嘉靖十九年(1540)魏希明刻本  /小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24 六書精蘊六卷 (明)魏校撰  音釋舉要一卷(明) 徐官撰  明嘉靖十九年(1540)魏希明刻本  /小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25 六書索隱五卷  (明)楊慎著  明嘉靖刻本  /小學類  武安市圖書館

0026 隸辬八卷  (清)顧靄吉撰集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項(絪)氏玉淵堂精刊本  /小學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027 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十五卷 (金)韓道昭撰  新編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一卷 (元)劉鑒撰   明弘治九年(1496)金薹釋子思宜重刊本  /小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28 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並五音集韻十五卷  ()韓道昭撰  明正德十年(1515)刻本  /小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29 新編篇韻貫珠集八卷附直指玉鑰匙門法一卷  (明)釋真空撰  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  /小學類  武安市圖書館

0030二十一史  ()國子監編修  明崇禎六年(1633)據明萬歷二十三——三十四年(1595-1606)北京國子監刻本重印本  /紀傳類   秦皇島市圖書館

0031 史記一百三十卷  (漢)司馬遷撰  (劉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明嘉靖南京國子監刻本   /紀傳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32 史記一百三十卷  (漢)司馬遷撰  (劉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明嘉靖秦藩重修本  /紀傳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33 史記一百三十卷  ()司馬遷撰 (劉宋)裴骃集解  (唐)司馬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明嘉靖四——六年(1525-1527)王延喆刻本  /紀傳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34 史記一百三十卷  ()司馬遷撰 (明)種惺批評  明天啟五年(1625)古吳沈國元大來堂刻本  /紀傳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35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  (明)淩稚隆輯校  明萬歷五年(1577)刻本  /紀傳類  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0036 御批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首一卷  (宋)朱熹撰  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 (宋)金履祥撰  外紀一卷  (明)陈桱撰  續綱目二十七卷  (明)商辂撰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内府刻本  /編年類  保定學院圖書館

0037 歷代通鑒纂要九十二卷  (明)李東陽  劉機撰  明正德二年(1507)內府刻本   /編年類   武安市圖書館

存四十七卷(卷一、五至八、十至十一、二十一至二十二、二十五至二十六、五十至五十六、五十九至七十九、八十二、八十四至八十五、八十八至九十二)

0038 甲子會紀五卷   (明)薛應旂撰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本  /編年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39 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   (明)□□□撰  清康熙抄本(四库底本)  /编年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40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  (宋)徐夢莘編  清初鈔本  /紀事本末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41 貞觀政要十卷  (唐)吳競撰  (元)戈直集論  明成化內府刻本   /雜史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42 貞觀政要十卷  (唐)吳競撰(元)戈直集論  明成化崇府重刻本  /雜史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43 楚紀六十卷  (明)廖道南撰  明萬歷二十四年重刻本   /雜史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44 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  (明)王世貞撰 (明)董複表編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刻本  /雜史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45 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   (明) 王世貞撰  (明)董複表輯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松江府楊鶴刻本   /雜史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046 皇明疏議輯畧三十七卷  (明)張瀚輯  明萬歷王汝訓、萬世德刻本   /詔令奏議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47 懷賢錄不分卷附龍洲詞一卷  (宋)劉過撰  (明)沈愚編集  明正統刻弘治增修本  /傳記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48 古今烈女傳三卷  (明)解縉等撰  明永樂內府刻本  /傳記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49 續吳先賢贊十五卷 (明)劉鳳撰  明萬歷刻本  /傳記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50 蘇長公外紀十二卷  (明)王世貞輯 (明)璩之璞校補  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刻本  /傳記類  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0051 崇厚使法日記不分卷 (清)崇厚撰  清同治間稿本  /傳記類   河北省圖 書館

0052 史記鈔九十一卷  (明)茅坤輯  明刻朱墨套印本  /史抄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53 史記鈔九十一卷  (明)茅坤輯  明刻朱墨套印本  /史抄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54 史記纂二十四卷  (明)淩稚隆輯  明萬歷烏城淩稚隆刻朱墨套印本  /史抄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55 史記纂二十四卷  (明)淩稚隆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史抄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56 [史記抄]  (漢)司馬遷撰  清順治抄本  /史抄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057 歐陽文忠公五代史抄二十卷  (宋)歐陽修撰 (明)茅坤輯  明刻朱墨套印本   /史抄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58 大明一統志九十卷  (明)李賢等纂修  明天順五年(1461)內府刻本  /地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59 [嘉靖]山東通志四十卷  (明)陸釴等纂修  明嘉靖刻本  /地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60 經略復國要編十四卷附圖說一卷朝鮮國乞援疏一卷後附一卷  (明)宋應昌撰  明萬歷刻本  /地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61 水經山海經合刻五十八卷  (漢)桑欽撰  (北魏)酈道元注  (晉)郭璞注  明嘉靖十三年(1534)吳縣黃省曾刻本  /地理類  河北省博物館

0062 石湖志略文略二卷   (明)盧襄撰  明嘉靖刻本  /地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63 大唐六典三十卷  (唐)李隆基撰  (唐)李林甫等注   明正德刻本   /職官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64 御製人臣儆心錄不分卷  (清)世祖福臨撰  清順治十二年(1655)刻本   /職官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65 明倫大典二十四卷  (明)楊一清 熊浹等纂修  明嘉靖內府刻本  /政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66 國學禮樂錄二十卷  (清)李周望 謝履忠編輯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國子監刻本  /政書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67 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  (清)翁方綱撰  清乾隆刻本  /目錄類   河北省博物館

0068 學史十三卷  (明)邵寶撰  明嘉靖刻本  /史評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69 子匯二十四種三十四卷  (明)周子義編  明萬歷刻本  /總類  河北省博物館

0070 儒家者言  西漢竹簡  /儒家類  河北省文研所

0071 纂圖互注揚子法言十卷  (晉)李軌注 (唐)柳宗元注 (宋)宋咸等注  明刻本  /儒家類  河北省博物館

缺二卷(卷一、二)

0072 纂圖互注荀子二十卷  (唐)楊倞注  明初刻本  /儒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73 程志十卷  (明)崔銑校編  明嘉靖刻本   /儒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74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一卷  (清)世宗胤禛錄  清雍正八年(1730)內府刻本   /儒家類  張國玲

0075 孫子參同五卷  (周)孫武撰  (明)閔於忱輯  明刻朱墨套印本   /兵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76 淮南鴻烈解二十一卷  (漢)劉安著  明刻朱墨套印本  /雜家類  武安市圖書館

0077 老學庵筆記十卷家世舊聞一卷  (宋)陸遊撰  明崇禎間毛氏汲古閣刻本   /雜家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078 紺珠集十三卷   佚名撰  明天順刻本   /雜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79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 (梁)劉孝標注  明嘉靖刻本  /小說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80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明刻本   /小說家類  唐山市圖書館

0081 何氏語林三十卷  (明)何良俊撰並注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閣刻本  /小說家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082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六十九卷後集八十一卷續集五十六卷別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  (宋)謝維新虞載輯  明嘉靖刻本  /類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83 玉海二百卷辭學指南四卷詩考一卷詩地理考六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周書王會補注一卷漢制考四卷踐阼篇集解一卷急就篇補注四卷小學紺珠十卷姓氏急就篇二卷六經天文篇二卷周易鄭康成注一卷通鑒答問五卷  (宋)王應麟撰  元後至元六年慶元路儒學刻明修本  /類書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084 修辭指南十卷 (明)浦南金編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浦氏五樂堂刻本  /類書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085 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  遼清寧五年(1059)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86 梵本诸經咒   遼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87 佛說阿弥陀經  遼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88佛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遼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 文管所

0089 佛頂心觀世音經三卷  遼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0 大乗本生心地觀經八卷  遼咸雍六年(1070)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1 妙法蓮華經八卷  遼咸雍五年(1069)燕京弘法寺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遼重熙八年(1039)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3 诸佛菩薩名集  (遼)释思孝撰  遼重熙二十二年(1051)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4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遼重熙十一年(1042)燕京刻本  /释家類  唐山市豐潤區文管所

0095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唐)釋實義難陁譯  明永樂十八年(1420)刻本  /釋家類  武安市圖書館

存五十六卷(卷二、六至十、十二至十五、二十四、二十七至三十九、四十一至四十六、四十九至五十四、五十六至七十五)

0096 香嚴古溪和尚語錄十二卷  (明)沙門明炬編集  明成化九年(1473)刻本  /释家類  武安市圖書館

存六卷(卷一至三、七至九)

0097 緇門警訓二卷  明成化十年(1474)刻本  /釋家類  武安市圖書館

0098 三子合刊十三卷   (明)閔齊伋輯  明閔齊伋朱墨套印本  /道家類  保定市圖書館

0099 三子口義十五卷   (宋)林希逸撰  明嘉靖刻本  /道家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0 文子  西漢竹簡  /道家類  河北省文研所

0101 楚辭十七卷附錄一卷   (漢)王逸敘次  (明)陳深批點  明萬歷刻朱墨套印本  /楚辭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2 唐駱先生集八卷  (唐)駱賓王撰 (明)王衡批釋  明萬歷朱墨套印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3 集千家註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  (唐)杜甫撰 (宋)徐居仁編次 (宋)黃鶴補注  明初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省博物館

存一卷(卷十六)

0104 韋蘇州集十卷拾遺一卷  (唐)韋應物撰  明弘治九年(1496)李瀚、劉玘刻遞修本  /唐五代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05 韋蘇州集十卷附拾遺一卷  (唐)韋應物撰  明刻朱墨套印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6 孟東野詩集十卷  (唐)孟郊撰(宋)國材評 (宋)劉辰翁附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7 韓文四十卷外集十卷遺集一卷集傳一卷  (唐)韓愈撰  (明)何鏜校  明嘉靖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8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附傳一卷   (唐)韓愈撰 (宋)朱熹考異 (宋)王伯大音釋  明正統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09 白香山詩集四十卷年譜舊本一卷年譜一卷本傳一卷  (唐)白居易撰  (清)汪立名編訂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汪立名一隅草堂精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110 白香山詩長慶集二十卷後集十七卷別集一卷補遺二卷年譜一卷年譜舊本一卷  (唐)白居易撰  (清)汪立名編訂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隅草堂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11 河東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龍城録二卷附錄二卷傳一卷  (唐)柳宗元撰  明郭雲鵬濟美堂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12 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年譜一卷附錄一卷   (唐)柳宗元撰 (宋)童宗說注釋  (宋)張敦頤音辯  (宋)潘緯音義  明正統刻本  /唐五代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缺六卷(卷四十四至四十九)

0113 新刻石室先生丹淵集四十卷拾遺二卷年譜一卷續編諸公書翰詩文一卷雜紀一卷 (宋)文同 家誠之撰  明萬歷四十年(1612)蒲以懌刻本  /宋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14 欒城後集二十四卷  (宋)蘇轍撰  明活字本   /宋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15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二十三卷  (宋)朱熹撰  宋咸淳元年(1265)建安書院刻宋元明遞修本  /宋別集類  趙俊傑

存四卷(卷三十九、八十二、九十三、九十八)

0116 羅鄂州小集五卷逸文一卷   (宋)羅願撰  明洪武二年(1369)刻本  /宋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存三卷(卷一至三)

0117 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續集二卷 (宋)葛長庚撰  (明)朱權重編  明萬歷間何繼高等校刻本  /宋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缺二卷(續集卷一、二)

0118 蛟峰先生文集十卷外集三卷山房先生遺文一卷  (宋)方逢辰撰  明活字印本  /宋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19 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   (明)王褘撰  明嘉靖十八年(1539)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0 商文毅公集十卷  (明)商輅撰  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劉體元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1 戴氏集十二卷 (明)戴冠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張魯刻本  /明別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22 王文恪公集三十六卷  (明)王鏊撰  (明)朱國禎訂  白社詩草鵑音一卷 (明)王禹聲撰  明萬歷間王氏三槐堂刻本   /明別集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123 篁墎程先生文集九十三卷拾遺一卷  (明)程敏政撰  明正德二年(1507)何歆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4 陽明先生文錄五卷外集九卷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明)黃綰  鄒守益撰序  明刻本  /明別集類   河北省博物館

缺三卷(文錄卷一至三)

0125 何文簡公文集十八卷  () 何孟春撰  明萬歷間郭崇嗣邵城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6 儼山外集四十卷陸文裕公續集十卷  (明)陸深撰  明嘉靖三十年(1551)陸楫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7 可泉辛巳集十二卷  (明)胡纉宗撰  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8 莊渠先生遺書十六卷  (明)魏校撰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刻本  /明别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29 端溪先生集八卷   (明)王崇慶撰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張藴家刻本  /明别集類  武安市圖書館

0130 方山薛先生全集六十八卷  (明)薛應旗撰  明嘉靖刻本  /明别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31 唐荊川先生文集十二卷  (明)唐順之撰  明嘉靖十六年(1537)唐國達刻本   /明別集類  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0132 念庵羅先生集十二卷  (明)羅洪先撰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刻本  /明别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33 蒲石山房集五卷   () 李愈撰  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李棨家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34 湟中牘七卷家食藁一卷  (明)萬世德撰  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刻本  /明別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35 東洲初稿十四卷  (明)夏良勝撰 (明)羅江輯  明正德嘉靖間刻本  /明别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36 藏甲巗稿六卷  () 吳國倫撰  明萬歷二年(1574)唐汝禮刻本   /明別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37 樂善堂全集四十卷目录四卷  (清)高宗弘曆撰  清乾隆元年(1736)內府刻本   /清別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38板橋集六編   ()鄭燮著  清乾隆清暉書屋刊本   /清別集類   秦皇島市圖書館

0139 選賦六卷附名人世次爵里一卷   (梁)蕭統選  (唐)李善注  明萬歷刻朱墨套印本  /總集類   河北省博物館

缺一卷(卷二)

0140 選賦六卷附名人世次爵里一卷   (梁)蕭統選  (明)楊慎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總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41 選詩七卷附詩人世次爵里一卷   (梁)蕭統輯  (明)郭正域批點  (明) 淩蒙初輯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總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42 文苑英華一千卷  (宋)李昉等輯  明隆慶元年(1567)胡維新、戚繼光刻隆慶六年(1572)萬歷六年(1578)三十六年(1608)遞修本  /總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43 文苑英華一千卷  (宋)李昉等輯  明隆慶元年(1567)胡維新、戚繼光刻隆慶六年(1572)重刻本  /總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卷二百七十一至七十九配清抄本

0144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二十四卷  (宋)真德秀輯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  /總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45 古樂府十卷  (元)左克明編次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蕭一中刻本  /總集類  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0146 文致不分卷   (明)劉士鏻選  (明)閔無頗 閔昭明集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總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47 古文淵鑒六十四卷  (清)徐乾學等輯  清康熙內府刻五色套印本  /總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48 佩文齋詠物詩選四百八十六卷  (清)高輿等輯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內府刻本  /總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49 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  (宋)姚鉉輯  明嘉靖六年(1527)張大輪刻本  /總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50 新刻三蘇論策選粹八卷  (明)李時漸輯  明萬歷五年(1577)刻本  /總集類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51 國朝文類七十卷目録三卷  (元)蘇天爵纂  元至元、至正間西湖書院刻明修本   /總集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52 元文類七十卷目録三卷  (元)蘇天爵輯  明嘉靖十六年(1537)晉藩刻本  /總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53 畿輔七名家詩鈔四十六卷  (清)王企埥輯  清康熙敬事堂刻本   /總集類  保定市圖書館

0154 國朝山左詩鈔六十卷  (清)盧見曾纂  清乾隆刻本   /總集類  保定學院圖書館

0155 劉子文心雕龙四卷  (梁)刘勰撰  (明)楊慎批评 (明)曹學佺撰序 (明)梅慶生音注  明刻朱墨套印本  /詩文評類  河北省博物館

0156 花間集四卷  (后蜀)趙崇祚輯  (明)湯顯祖評  明刻朱墨套印本  /詞類   河北大學圖書館

0157 清音閣集六卷  ()顧大典著  (明)龍宗武校  明萬歷六年(1578)刻本  /曲類   張家口市圖書館

0158 王氏家藏集六十五卷  (明)王廷相撰  明嘉靖、隆慶刻本  /家集叢書  石家莊市圖書館

0159 雅雨堂叢書   ()盧見曾輯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彙編叢書  保定學院圖書館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

全省古籍收藏单位骨干参加培训

为推动河北省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全省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鉴定与保护水平,20111414日,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全省古籍收藏单位骨干参加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大连图书馆承办的“第六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成员共有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文博和档案五个系统 68家收藏单位的112名学员参加。研修班邀请了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徐忆农、上海图书馆研究员陈先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赵前和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际宁等六位古籍保护专家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明清古籍版本的鉴定”、“活字本的鉴定”、“稿本和抄本的鉴定”、“古籍雕版印本的鉴定”、“佛教藏经整理与编目”、“古籍保护方法的选择与评估”及古籍的再生性保护等。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了11家古籍收藏单位、12名学员参加培训,这是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选派学员最多的一次,彰显了河北省加大古籍整理与保护的力量和决心。

通过这次学习,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古籍版本鉴定的知识与技能,增强了河北省古籍收藏单位之间的馆际交流,同时,学到了其他各馆古籍保护的经验与方法,为学员回到各自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

 

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简介

石家庄市图书馆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拥有15.7 万册古籍,在众多的古籍中,不乏熠熠生辉的善本:有34种,640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中《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明弘治4年(1491)罗氏竹坪书堂刻本和《湟中牍》七卷《家食藁》一卷,明万历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全国独家收藏;《易经讲意纲目集注》、《四书大文》、《学林就正》、《新刻三苏论策选粹》等4种为全国两家收藏单位之一;《学林就正》和《曾西墅集》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其中。2010年申报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30种,其中8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18种入选《河北省首批珍贵古籍名录》。20105月,国家古籍普查小组对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特藏情况和申报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了考核,经专家小组考评,石家庄市图书馆古籍保护条件和工作,在申报的38家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古籍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市图书馆对古籍藏书更是给予了高度重视,市财政每年都划拨专项保护经费,用来改善藏书环境,添置古籍扫描仪等修复设备,加强古籍的抢救和修补工作。2006年,在改扩建时,充分考虑古籍的藏书规模、古籍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参照国家文化行业标准中有关古籍库房环境及管理的要求,对古籍特藏库房给予了重要考虑和设计。现古籍特藏库设在新建楼5楼,面积达530平方米。书库的位置既能防潮又脱离了大众读者群,存放古籍相对安全。加上修复和阅览区域,整个场地面积更大。特藏库中安装了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火灾和110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漏水检测系统、温湿度计录仪、空气净化器、防紫外线窗帘和灯具等。现有的古籍书库环境、条件基本达到了恒温、恒湿、防尘、防光、防老化的效果,对古籍存放起到了较大的保护作用。2010年,又投资120万元,制作了250个樟木书橱。今年年初,全部古籍搬入樟木书橱,达到了防虫效果。在搬家过程中,对馆藏古籍重新进行了清点、造册、统计、登录等工作,彻底摸清了家底。现正在抓紧时间建立本馆的机读目录。

目前,历史文献部是图书馆历史上工作人员最多的时期,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人,其中古籍编目人员3人,古籍修复人员2人,均接受过国家、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为古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人员保证。同时,为严格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古籍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减少人为的损坏和丢失。

在传承文明,拯救古籍的春天里,我们继续努力,加强管理,保护好古籍,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古籍的数字资源建设和普查工作,开发利用好古籍,为今天的石家庄市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石家庄市图书馆)

 

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全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1151617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陕西省图书馆协办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红章、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马秦临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公共图书馆负责人及文献保护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研究加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并重点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革命历史文献的保护和利用。河北省图书馆特藏部苏文珠主任参加了会议。

全国古籍普查暨古籍保护技术交流会在宁召开

201162122日,由文化部社文司主办,南京省文化厅、南京图书馆承办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文化部社文司巡视员刘小琴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领导,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社文处处长、各省(区、市)图书馆馆长及古籍部(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文化厅社文处王俊海处长和省图书馆特藏部苏文珠主任参加了会议。

刘小琴在会上介绍了古籍保护工作的进展及今后的工作安排,对下一阶段古籍普查和《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的编纂以及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就大力推进全国古籍普查工作和《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编纂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就《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的编纂工作做了说明。来自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局、武汉大学的6位专家,分别就古籍修复、古籍书库建设、古籍装具、文献脱酸、文献去霉及古籍保护实验室建设等做了专题报告并现场进行答疑。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古籍原生性保护的经验。

 

简讯

 

²  20114622日,省古籍保护中心和石家庄市图书馆派员参加了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期古籍普查与《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编纂研修班”。

²  201154629,省古籍保护中心派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三期全国古籍修复提高班”。

 

珍品赏析

 

海内孤本《湟中牍》及万世德刻书

《湟中牍》七卷附《家食稿》一卷。原题“云中万世德伯修父着 燕山门人张绍魁较正” ,明万历22年(1594)年刻本。本书极其罕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仅石家庄市图书馆一家收藏。

是书板框20.1×14.1厘米,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九行十八字,开本25.7×16.8厘米

万世德,字伯修,山西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人,明隆庆二年进士。授南阳知县。有膂力,知兵善骑射,累迁为西宁兵备佥事。御鞑靼屡捷。此书所收皆公私函牍,为万世德驻湟中(今青海省湟中县,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清时地属西宁县)平定西番时所作。一至六卷及家食稿书牍有一人一封,也有一人多封,如“报李仰成”有四封,“报余君房”有两封,“报胡顺庵”有两封,卷七为公牍。内容多为驻守湟中时的经历和感受。如报余君房”写道“弟自入湟中,此身如在异域,无论隔远京国,即知已故人,经年无一函之通者。寥落索居,日亲异类,真成卉眼穹居之长。仲春走武威,上事幕府,有操京华服饰语言者,云自长安来,持余君房书,令人霍然惊喜,如自天下。”还提到湟中的地理建制“湟中,自武威,岐而南与河西,别一疆域,东一面接积石,逾河,为金城,其西南北俱番也。国家以茶马之利,羁制二百年来,境宇安堵,束服汉法,无异编民。锡逾番境三百里为青海,直北即焉值以南,祁连诸山在焉,乃汉武所拓地,以断匈奴右臂。”“报诸兄弟”中又云“匆匆车马三月乃达湟中,于时番虏交侵,道我疆域。又日坐戈鋋烽燧中,卒之酋虏贪利,不虞长途,委顷而归,我兵扼其险要,仓皇自保,始得出疆,一方军民,谓书生有折动之力,当是快心耳。”《家食稿》所收乃罢官居家时之作,内容颇为翔实。查几种方志目录,《湟中县志》仅有湟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湟中县志》,明清均无志,此《湟中牍》可为重要的地方志料。世德御虏有功,但也有诸多无奈。他在序中写道“而中间机宜,十九在报牍公移间客览而扼腕曰:子复仇创虏,至以身当单于,当事者目为徼功,目为生事,甚至罢官媚虏。顷经略之役,力赞战款,收功万全。悠悠之谭尚亦疑于媚虏,孰知其中委曲耶。奈何以为帜中之秘,岂为往时当事讳乎?子即存厚道,薄功名,如边计虏情,国是公论,何哉?因付剞劂,组掇于首,如此惟怀经济者览焉”。其忧国忧民之情,可见一斑。

世德又著有《海防奏议四卷》。查《四库全书总目》可知,万历二十五年,倭寇朝鲜,议设海防巡抚,以世德为都察院佥都御史,管理天津、登莱、旅顺等处海务。至二十六年,改世德经理朝鲜,而以汪应蛟为代。《海防奏议》所载,自万历二十五年九月至万历二十六年六月。一年之中,条上一切海防事宜,凡为疏四十八篇。世德还著有《辽东军饷论一卷》收于《兵垣四编四卷附四种四卷》。该丛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二种版本,其一为明天启元年闵氏刻三色套印本,其二为天启元年闵氏刻朱墨套印本。惜未见原书不能一一对照。《中国丛书综录》著录有万世德撰《海防图论补一卷》,收于《兵垣四编四卷附四种四卷》,同为明天启元年苕上闵氏刻朱墨套印本,但不知何故,不见《辽东军饷论一卷》。

万世德不仅著书,还刻书。据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国会图书馆藏有《皇明疏议辑略三十七卷》。原题“吏部尚书前大明府知府仁和张瀚纂辑,大名府知府永嘉王叔杲、推官吴兴顾尔行重校,元城县知县东郡王汝训、云中万世德重刊。”王重民先生“考《大名府志》,王叔杲隆庆四年任,万历元年去职。顾尔行万历二年任,王汝训隆庆五年任,万世德万历三年任。则剞劂之役,葢始于隆庆四、五年,而竟工于万历三、四年。下书口记刻工姓名。”此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国内亦有五家收藏。万世德刻书颇丰,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就有上海图书馆独家收藏,万历二十二年刻本,明张重华撰《南北游草续一卷》;国家图书馆收藏,万历刻本,《北畿贺文宗批点论学指南二卷》;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收藏,万历刻本,《北畿贺文宗批点策学指南四卷》;六家收藏,万历刻本,《批点唐诗正声二十二卷》。从万历三、四年间的《皇明疏议辑略三十七卷》到万历二十二年的《湟中牍》七卷附《家食稿》一卷和《南北游草续一卷》,万氏的刻书事业至少持续了近二十年。

万氏著述内容翔实,刻书版刻精美,多为稀见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石家庄市图书馆  李锡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