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图特藏



当前位置: 冀图特藏 > 信息动态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5第1期(总第14期) 工作简报

本期要目

 

l 省中心积极筹备“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

l 2015年“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图书馆举行

l 第十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办

l 培训学习

l 珍品赏析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              编  印

  2015年第1期(总第14期)     2015年06月30日

目   录

 

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2

省中心积极筹备“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 2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巡展活动 4

李新平副厅长在“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4

2015年“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图书馆举行 8

省中心积极组织“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巡展宣传推广活动 11

五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活动剪影 15

培训班 15

第十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办 20

学员代表发言 22

培训学习 25

第一期全国古籍书志编纂培训班在京举办 25

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在京举办 26

珍品赏析 26

诗卷常留天地间——河北师大馆藏作品《古乐府》简介 26

 

古籍保护工作动态

 

省中心积极筹备“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由于古籍数量宏富、分布面广,普查工作还任重道远。为加快古籍普查工作进程,推动该项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支持下,于2015年暑期组织京津冀高校学生文化志愿者,以河北省为试点,实施“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

“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得到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热烈响应。近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河北省的古籍保护事业也在全面推进。但是由于馆藏封库、人员不足等原因,仍然有一些收藏单位的普查工作相对滞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组织的此次普查志愿活动为我省的古籍普查工作注入一股新鲜活力。不仅大大加快了古籍普查进度,对我们的普查工作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自接到任务后,开始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进行调研。根据志愿者人数和暑期时间的限定,制定了一套实施方案。首先选定古籍收藏量大的单位进行核查,依据平台著录情况、人员数量、技术设备配置、工作间面积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在初步选定的收藏单位中,一家一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省中心确定了五家需要协助普查的单位: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馆、保定市图书馆,并对所需志愿者数量作了调研,对志愿者工作时限作了预估,为志愿者顺利进入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我省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76名志愿者,均具有古典文献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其中本科生26名,硕士生43名,博士生7名。分派到各馆人数为:河北大学图书馆30人,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30人,河北博物院4人,定州市博物馆6人(指导老师1人),保定市图书馆6人。经为期4天的培训之后,大学生们将分赴各普查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普查登记工作。

这次高校学生古籍普查志愿服务将为全国其他尚未完成古籍普查的地区推广此类活动积累经验,同时,此次活动也会大大推进我省的古籍普查进度,河北省将以此为助力,早日完成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巡展活动

 

 

2015年“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

启动仪式致辞

文化厅副厅长  李新平

(2015.6.11)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之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今天在河北举行。首先,我谨代表河北省文化厅向多年来一直给予我们支持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表示真挚的感谢,向出席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宣传推广活动的成功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正是丰富多彩的古代典籍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古籍保护工作,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工程实施以来,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河北省的古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和发展。全省古籍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摸清了我省珍贵古籍家底;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良好的古籍保护机制正在形成;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古籍保护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古籍再生性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果,完成了一批重要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尽管我省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古籍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为了深入宣传古籍保护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了这次宣传推广活动。做为活动参与单位之一,我省能承办“我与中华古籍” 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及宣传活动,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责任。搞好这次活动不但对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促进,也将促使河北省的古籍保护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河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组织、精心筹备。从方案制订、启动仪式策划,到全省的动员和组织,读者活动安排,媒体发动等,都进行全面、细致、周密的准备。这次我省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摄影展览为主,配合河北省珍贵古籍特展、传统文化讲座,古籍保护工作培训与交流,传统文化技艺展示等,多方面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在活动范围上,以5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重点活动区,11家市级图书馆为主要辐射区,全省公共图书馆为网络覆盖区;在对全省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调动基础上,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充分揭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古籍保护知识和保护理念,更深更广地植于各界人士心中。

随着今天的启动仪式的举行,宣传推广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我相信这次活动对全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将会产生重要的意义,对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祝贺“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及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北顺利启动,预祝此次宣传推广活动在全国获得圆满成功。

李新平副厅长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张志清副馆长与李新平副厅长共同落印启动巡展活动

   

张志清副馆长、李新平副厅长、霍瑞娟秘书长等参观摄影展

 

    李勇书记和张志清副馆长、李新平副厅长一起观看古籍展

 

 

2015年“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

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图书馆举行

 6月11日,在“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河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共同承办的2015年“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图书馆阳光大厅举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省文化厅副厅长李新平、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于俊通、省图书馆副馆长顾玉青等出席了仪式,河北省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新闻媒体和广大读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仪式由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李勇主持,李新平副厅长致辞,张志清副馆长对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做了介绍,霍瑞娟秘书长介绍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巡展活动的整体情况,张志清副馆长与李新平副厅长共同落印启动。启动仪式上,还邀请了河北南宫碑体书法家董毓明现场书写、无极剪纸传承人牛世民剪纸表演、古筝表演者王淼现场弹奏。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活动于今年年初开始筹备,并向各级各类图书馆及相关行业摄影爱好者和关注古籍保护工作的大众进行广泛征集,征集作品2803张,其中工作类作品1235张,故事类作品248张,活动类作品616张,阅读类作品264张。经由专业摄影家与图书馆员组成的评委会进行初评和终评,共评出专业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大众组一等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50名。本次展览即选择获奖作品进行全国巡展,从不同角度定格感动瞬间,展现古籍推广魅力,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河北省图书馆以承办此次“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在对全省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调动基础上,全方位、立体式地在全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内容分为五部分:一是“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二是“河北省珍贵古籍展”;三是古籍保护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四是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五是主题读者活动,包括古籍修复技艺、传拓技艺、南宫碑体书法、无极剪纸、武强年画制作等非遗技艺进行现场展示,与读者进行互动。在推广范围上,以省图书馆为活动中心,以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武安市图书馆、河北师大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5家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重点活动区,以全省11家设区市图书馆、10家直管县(市)图书馆为主要辐射区,以全省为网络覆盖区,使活动范围遍及全省。

此次活动是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在成功承办2014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宣传推广活动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古籍推广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充分揭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古籍保护知识和保护理念,更深更广地植入各界人士心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有许多重要讲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与时俱进,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古籍保护事业成为实现中国梦不竭的精神动力。这正是此次推广活动的意义所在。

此次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北举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省级文化厅同步进行,活动覆盖全国。中华古籍宣传推广活动自2014年启动,在全社会获得了良好的影响,今年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丰富社会大众的古籍知识,在全社会提升古籍保护理念,推动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省中心积极组织“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巡展

宣传推广活动

 

接到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发的《“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及优秀作品巡展启动仪式及宣传推广活动的通知》,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省古籍保护中心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召开馆长办公会议研究,由办公室、特藏部、宣传推广部、研究辅导部(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精心策划活动方案,组织材料,于6月11日在省图书馆举办了巡展启动仪式,并在全省同时启动。按照活动方案以及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在河北省文化厅的支持指导下,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以省图书馆为活动主区,以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武安市图书馆、河北师大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等5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重点活动区,以全省11家设区市图书馆、10家直管县图书馆为主要幅射区,以全省为网络覆盖区,使活动范围遍及全省。依托主办单位提供“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及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活动的数字资源,结合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推广模式上,实体展览与网络展览并行,讲座与培训共举,并结合“文化遗产日”举办多种古籍保护及传统文化技艺展示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读者的欢迎。

(一)举办“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览、河北省珍贵古籍特展、河北省珍贵古籍书影展

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从《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中精选37部古籍举办“省珍贵古籍特展”,精选50部古籍以书影形式制作成展板举办书影展,以配合国家图书馆配发的“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摄影展。同时将后两个展览的电子版配发给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图书馆、五家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各单位制作展版在馆区展出,利用网站、馆区电子阅读屏扩大宣传。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河北省图书馆云水展廊展出,省珍贵古籍特藏及书影展在古籍阅览室举办。尤其是与各收藏馆联合举办的“省珍贵古籍特展”,其中包括省馆的《崇厚使法日记》、《灵寿县志》、《坐隐先生订棋谱》,另外还包括石家庄市图书馆、保定市图书馆、武安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唐山市图书馆等各馆的珍贵古籍,并配专门人员讲解。这些多年深藏的珍品吸引了省会众多读者,以及媒体的关注。几个展览同时还在共享大厅布置六个电子阅读屏向读者展示互动,向到馆读者发放宣传页,广泛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三个展览吸引了数万人次参观。这些展览以不同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受省会各界读者喜爱,尤其是珍贵古籍特展,令许多读者流连忘返,也吸引了各界媒体的关注和宣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反响。

(二)配合启动仪式,举办古籍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为了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在启动仪式的同时,在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支持协调下,6月11日,河北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邀请技艺精湛的高慧云、苟志俊等技师现场表演古籍修复、碑帖传拓的技艺,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年画传承人刘默,衡水内画传承人卢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极剪纸传承人牛世民、吴桥线装书制作传承人王立民等,现场展示古籍保护和非遗技艺。

这些传承人向读者展示了高超技艺,并与读者进行互动,将现场创作的作品赠送给读者,请读者亲身体验、学习传统技艺,并可以带走自己的“作品”。 亲自体验环节将该项活动推向高潮,吸引了众多的孩子、家长,他们兴致高涨,8000余人次争相参与,现场人流如织、气氛热烈。读者纷纷表示能够有机会了解并亲身体验这些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非常高兴,希望省图书馆多举办类似活动,向公众普及传统文化,培育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邀请专家讲学,举办有关古籍保护及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围绕活动主题,河北省图书馆邀请国家级古籍保护专家、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作了题为“保护古籍 传承文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专题报告。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郑一民,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副校长、江苏大学特聘讲师徐玲,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白谦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分别为读者讲授了“传统节日与当代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与身心修养、中国祠堂的前世今生、尺牍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性、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等专题讲座,3000余人次听讲。

 

启动仪式和宣传活动期间,中国文化报、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石家庄新闻网等媒体记者齐聚省图,和读者一起普及了古籍保护知识,体验了众多非遗项目,并大力宣传报道。各参展单位均围绕着巡展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古籍宣传活动,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发布展览图片,供读者参观。此次巡展在全省范围内加大了古籍保护意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活动剪影

 

石家庄市图书馆:1、将优秀作品制成展牌,在一楼大厅展出,吸引了到馆读者参观浏览。将展牌传到我馆网站上举办在线展览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2、举办河北省珍贵古籍展。作为参展单位,将省古籍保护中心提供的电子资源做成展布,在三楼大厅长期展出,并通过我馆网站扩大宣传与影响。3、精心挑选出48种民国出版物,有民国启蒙读物、文学作品、杂记、游览图等有字有画的珍贵文献,在一楼大厅展柜陈列展出。4、举办了传统文化方面的公益讲座。2015年6月举办了《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视频讲座,受众人数百余人。

保定市图书馆:图书馆大厅举办古籍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参观。同时在保定市高新区小学举行“中华古籍进校园“活动,高新区小学全体师生参观了古籍宣传展板。学生们普遍说学习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配合此次活动举办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暨古籍知识讲座,参加人员为保定市摄影爱好者,参加人员四十余人。

武安市图书馆:6月16日——30日期间,在图书馆馆外及馆内大厅举办“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河北站”和“河北省珍贵古籍书影展”;同时陈列展出入选《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善本古籍14部;利用武安市文广新体局网站、武安市图书馆“腾讯微博”、微信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展览图片。6月26日,在三楼讲座室举办“古籍保护知识讲座”,听众踊跃。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展览地点设在图书馆三楼展厅,展品为入选《河北省珍贵古籍名录》的40部古籍书影以及我馆8部珍贵古籍书影,所有书影都配以文字说明。此外,展出的还有“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150余幅。期间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古文献的价值与利用》讲座,讲座引起了不少同学了解古籍的兴趣,在讲座展板前流连、讨论。为了很好地宣传这次活动,我馆还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微博形式进行了启动和宣传,受众人群主要是我校师生和外籍教师及留学生。

河北大学图书馆:举办了河北省珍贵古籍书影展、“古籍保护与利用”讲座,同时利用我馆“古籍阁”网络平台,向广大师生和读者展示了馆藏古籍资源及特色。

 

 

 石家庄市图书馆

保定市图书馆

 

武安市图书馆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培训

 

全体人员合影

 

第十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办

 

6月10至13日,受文化部委托,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省文化厅主办,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第十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暨河北省第六期古籍普查培训班”在河北省图书馆成功举办。来自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文博、高校、档案等古籍收藏单位的107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李勇主持开班典礼。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作了题为“保护古籍 传承文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专题报告。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曹海花为学员讲解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要求》,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管理组组长王沛对古籍普查平台功能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指导学员进行数据审校实践操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赵嫄讲解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流程及要求”。学员们还分组就各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召开了座谈会。

本次培训既有理论授课,又有审校实践;既有专家传授知识,又有同行互动交流经验。为参训学员解决了不少问题和困惑。全体学员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交流,虚心求教,收获满满,为我省新一阶段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奠定了基础。

培训期间,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专家和学员们有组织地参观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览、河北省珍贵古籍书影展和珍贵古籍特展,聆听了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保护古籍 传承文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专题报告,参加了非遗技艺展示等活动。

 

 

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授课

 

学员们向老师请教著录中的问题

  

学员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与河北省图书馆承办的第十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暨河北省第六期古籍普查培训班,即将圆满结束,作为学员代表做总结发言,我深感荣幸。

在此,我代表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向举办本次古籍培训班的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省文化厅、省古籍保护中心、省图书馆及各位讲课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也为图书馆的古籍普查工作培养了技术力量。

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受益匪浅,我与学员们一起聆听了各位古籍专家的讲解,学习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流程、审校及要求,并对古籍普查平台的审校、著录进行了实际操作。了解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工作现状与十三五的规划设想以及我省古籍保护普查现状及下阶段重点工作。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课堂上认真听讲;著录实践时积极操作;座谈会上积极交流;课下互相探讨并向老师咨询相关问题;就连回到宾馆,许多学员也在整理学习笔记。可以看出,学员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热爱古籍工作,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古籍工作干好。

我代表学员做出承诺: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要求,认真总结学习内容,加快普查著录工作的进度,尽早高质量完成本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积极做好古籍保护和宣传工作,让普通的读者了解古籍、走进古籍、热爱古籍。

 

                                  武安市图书馆  霍春霞

 

顾玉青副馆长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培训学习

 

第一期全国古籍书志编纂培训班在京举办

    2015年3月30日至4月3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一期全国古籍书志编纂培训班”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授课专家为国家图书馆李致忠、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中山大学图书馆沈津,50名学员来自全国42家古籍收藏单位,河北省图书馆选派柯竹梅参加培训。培训旨在配合《书志》丛刊的创立,专门进行书志编纂训练。

 

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在京举办

    2015年4月20日至4月24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授课专家是武汉大学刘家真教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周崇润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田周玲组长。来自全国51家收藏单位的51名学员参加。省中心选派张青参加培训。

 

珍品赏析

诗卷长留天地间

——河北师大馆藏珍品《古乐府》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珍品《古乐府》,凡十卷,元左克明编次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华容萧一中刻本。版框19厘米,宽15厘米半叶9,行18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开本28.5厘米,宽18.5厘米线装,一函四册。版心下有陈节、陈奎、何明等刻工名。字体为仿宋字,用纸为白棉纸。纸白墨黑,行格疏朗。卷内有圈点、批校文字。

《古乐府》是问世于元代的一部重要诗歌总集。书中所录古乐府诗,上起三代,止于陈、隋。共分八类,计四百八十八首。每类下各有小序说明,乐府古题也有解题,反映了编纂者左克明对乐府诗的认识、取向以及对乐府风诗的高度重视,表明了他以古为尚的思想倾向和编纂宗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对左氏《古乐府》有精当评价。该书问世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元末诗坛的古乐府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古乐府思潮的发展,成为继宋代郭茂倩百卷本《乐府诗集》之后又一部影响较大的乐府诗选本。

存世的《古乐府》明刻本中,我馆藏的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萧一中刻本为善本。此本全国现有十八家图书馆收藏,河北省内仅我馆一家收藏,可谓珍若拱璧,十分宝重,已收入中国善本古籍书目。2009年根据《古籍定级标准》,此书定为二级乙等,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