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石汉基先生向河北省图书馆捐赠《贝叶经》
*《河北省地方文献提要目录(张家口卷)》出版
*石家庄市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开幕
*衡水《枣强村落志影集》出版
*《唐山之恋:献给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出版
*印人杜锡瑞
地方文献工作
一、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汉基先生向河北省图书馆捐赠《贝叶经》
2013年9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汉基先生专程到石家庄,向河北省图书馆赠送了南传佛教藏经瑰宝——《贝叶经》。并在省图书馆馆长李春来,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王俊海,省人大常委、省图书馆副馆长顾玉青等陪同下参观了省图书馆。
当天下午13时30分,在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捐赠仪式。省文化厅副厅长彭卫国出席了捐赠仪式,省图书馆馆长李春来、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王俊海、副调研员于俊通以及馆领导班子成员、省会新闻媒体的记者、热心读者和省图书馆职工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石汉基先生亲手将《贝叶经》赠送给省图书馆。李春来馆长接受捐赠并向石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石先生在致辞中说:“河北有这么好的图书馆说明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河北省图书馆每个地方都坐满读者,一方面说明省图书馆做的好,一方面说明石家庄市民非常重视知识。省图书馆环境好、设备好,不仅是一座图书馆,也是一座博物馆、艺术馆,这应该感谢政府,更应该感谢河北省图书馆为市民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李春来馆长代表省图书馆向石汉基先生和已故的石景宜博士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贝叶经》作为佛教现存藏经中最为珍贵的文化典籍,不仅仅是研究古代东方哲学、艺术、历史的珍贵史料,更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爱书、爱读书和爱心的博大精神情怀,同时,见证了汉荣书局两代人对河北的厚爱与文化的传承。我们将不辜负石景宜博士、石汉基先生的期望,把《贝叶经》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管理好,宣传好,利用好、挖掘好、传承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仪式结束后,彭卫国副厅长、王俊海处长、李春来馆长等班子成员与石先生亲切座谈长达一个多小时。
石汉基先生是已故香港知名爱国人士、香港汉荣书局创始人石景宜博士的长子,2006年曾与石景宜博士专程到石家庄,为我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赠送了8万余册、价值400万港元的港台版图书,对促进我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石景宜博士逝世后,石汉基先生秉承父亲的“书使精神”,承继父亲“沟通两岸文化交流,致力建立书香社会”的志向,继续无偿给大陆各地图书馆赠送港台或国外出版的各类书籍。这次为省图书馆赠送《贝叶经》也是石景宜博士的遗愿。
二、《河北省地方文献提要目录(张家口卷)》出版
《河北省地方文献提要目录(张家口卷)》一书,是由张家口市图书馆馆长武静平担当主编,金姝利、姜颖担任副主编。2012年3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在张家口图书馆馆藏近3000种地方文献(古代图书、报纸、期刊、光盘等)的基础上,遴选出1800余种地方文献编辑而成。内容涉及《中国图书分类法》22个大类,汇集了张家口(张家口市和其所辖七区十三县)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资料,内容丰富而完整。书中资料截止于2011年6月,条目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排列。每种书下设内容提要。
据相关人士介绍,此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有“一方全史”之称。适合所有历史文化、古籍爱好者,也适合各界有志于从事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人员,还适合文科专业在校大学生参考。
三、石家庄市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开幕
由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山战国文化艺术研究院和石家庄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共同承办的“‘中山文化杯’石家庄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及作品集首发式于10月28日上午10:00在北方汽配城四楼展厅开幕。
据主办方介绍,“石家庄篆刻艺术展”每两年一届,吸引了石家庄市大批篆刻爱好者,带动了我市篆刻艺术创作队伍的发展,对继承和发扬“篆刻”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展览展出石家庄市百余位书法篆刻家新近创作的篆刻艺术精品百余件,作品丰富多彩,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来石家庄篆刻创作的整体水平。为配合此次展览出版的作品集已由河北省图书馆收藏。
地方文献入藏情况
一、史志类
(1)廊坊民盟志/中国民主同盟廊坊市委员会编.—翰墨文艺出版社,2009.9年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此书为向新中国建国60周年和廊坊市建市20周年献礼而出版。前设序、凡例、概述、末设后记,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记述了中国民主同盟廊坊市级组织和基层组织发展情况,由大事记和市级组织、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组成;下篇主要记述盟员作为,由市级组织领导、盟员风采、盟员成就等组成。附录收入民盟廊坊市委主要规章制度、调研文章和廊坊建制沿革。时间跨度:廊坊市级组织从1983廊坊市有民盟活动开始,到2006年11月民盟廊坊市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基层组织和盟员发展从1983年到2008年12月31日。
(2)阜城县志/阜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县志上限因事而异,上溯到建置之始或事物发端,下限至1985年底。由概述、大事记、各专志、人物、附录组成。专志设政区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畜牧水产、工业、商业、财税金融、经济综合管理、政党群图、政权政协、政务综合管理、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等共19编。附阜城县行政区划图、县城现状图各一幅。
(3)宣化县新志(修订本)/郭维城总修,王继红整理.—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宣化古代重要的地方志有六部,分别是明正德版的《宣府镇志》、明嘉靖四十年的《宣府镇志》、清康熙的《续宣府镇志》、清康熙五十年的《宣化县志》、清乾隆八年的《宣化府志》和出版于民国十一年郭维城编纂的《宣化县新志》。《宣化县新志》刊印已近100年,其从筹备到付梓仅用10个月,难免有疏漏之处,修订者有志重新整理,出版《宣化县新志》(修订本),改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标点本,并将前人疏漏之处加以订正。全志共成十六门,计订十八卷。旧《志》于疆域、沿革、山川、形势言之详,而地图一幅,甚形简略。新《志》详绘县境全图、各区分图、城郭图、山脉河道图、作地理志,以说明之。于物产一门,注重植物,由编纂者平时经验,实地调查,详细记载,非录旧也。学校制度今昔不同,故卷分上下,示有别也。
二、图集类
(1)李东旭中国画艺术作品集(全两卷)/东方画院编.—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2011年7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李东旭,又名九馨,1936年生,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3年曾出版笔墨十八论《青少年学画导引》一书。《李东旭中国画艺术作品集》收入他创作的中国画百余幅。其中《中华魂》长卷,共分二十五景,包括老龙头、渤海湾、山海关等。
(2)石家庄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崔玉华主编.—内部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收入“中山文化杯”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参展作品,共76件,一并收入的还有此次篆刻展的特邀作品21件。包括我省知名印人崔玉华、赵工、韩大星等人的作品。展览由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山战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承办。
(3)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范硕(书法卷 绘画卷)/范硕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范硕,字伯峰、号常山人。1962年生于正定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学书法》、《范硕书画精品集》、《范硕行草书李白诗二首》等专著。此作品集共分二卷,即绘画卷和书法卷。书法卷收录范硕各种书体的作品百余幅,书后附释文。绘画卷辑录画家创作的中国画百余幅。
三、年鉴类
(1)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2000)/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编.—内部出版物,2001年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年鉴内容包括河北省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2000年末),2000年耕地净增减统计表,2000年耕地增加来源,2000年耕地减少去向,河北省及各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等。
(2)河北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河北省文化厅编著.—内部出版物,入藏河北省图书馆。是由河北省文化厅编印的一部全面反映本省文化、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收录了2010年度全省及各市、县(区)、乡镇(社区)文化发展方面的大量统计数据。全书共有12部分,1机构数、从业人员数;2艺术表3.图书馆业;4群众文化服务业;5艺术教育及文艺科研;6文化市场执法机构;7文化市场经营机构;8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9文物业;10文化产业增加值、基本建设投资、经费收支;11排序资料;12附录。
(3)秦皇岛金融年鉴(2011)/秦皇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图书馆。汇集了秦皇岛市金融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重要文献等内容,是秦皇岛市第一部大型金融类历史资料文献和全市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性、综合性、资料性工具书。重点反映了2010年秦皇岛市金融业的运行状况,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情况,金融业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及各系统各机构的新情况、新发展、新经验等。
地方文献出版动态
一、衡水《枣强村落志影集》出版
近日,枣强县原政府副县长孙中杰历时两年搜集、编撰的《枣强村落志影集》,由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全省县域村落变迁图文史资的空白,也为枣强影集系列志书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衡水市委书记刘可为表示祝贺,并欣然作序。
枣强置县于西汉,早在夏代村落就初具雏形,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富有县域特色的聚落经济和文化。此书以历史沿革为主线,汇集了自夏 代以来枣强县域内村落、土地、人口、姓氏、民居、城镇、农耕、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大量史实,搜集、收录相关历史图片和摄影作品2000余幅,配以 考究、详尽的文字解说,旁征博引,别出心裁,从游落篇、聚落篇、庄落篇、屯落篇、村落篇、村庄篇、农村篇、新农村篇等八个部分,勾勒出枣强村落的发展路径 和历史演变,真实辑录了棘丘、大营以及煮枣岗、王枣林等古老村落的形成和发展,诠释了裘文化、枣文化等古村落文化及枣强县名等的由来和变迁,立体展示和阐 释了枣强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书中还特别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为人们回望历史深处的村落文化,提供了最鲜活、最真实的历史性记忆。此书装帧精美,内容丰富,文图并茂,集史料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于一体,市、县 领导及业内专家题词、作序,出版后得到各界一致好评,业内专家称赞:“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此书的出版发行,具有独特的文化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唐山之恋:献给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出版
发生在1976年7月8日的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的生命、爱情及所有的一切造成了巨大创伤,唐山人要用自己的劳动,用人类伟大的爱来弥合灾难给他们带来的创伤,寻找新的起点。
《唐山之恋》一书,由我省著名作家关仁山,王家惠所著。该书真实、全景式地展现了1976年唐山地震给人民带来的大灾难,弘扬了人民群众和解放军同舟共济、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了人类战胜灾难、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 经《唐山之恋》改编的22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由著名演员李雪健、张延等联手出演。
文献捐赠信息
(1)我省著名诗人李洁夫近日向省馆特藏部赠送诗集《至爱》以及他主编的刊物《诗魂》。
(2)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孙振笃先生将其近些年创作的作品,包括诗歌集、散文集、评论集,即《鸿踏雪泥——孙振笃散文集》、《甲子抒怀》、《心海泛舟》、《明辨集》等捐赠给省馆。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藁城人路志正老先生,委托其弟子向省图赠送《路志正诗书墨迹选》及《大医精诚路》,共二册。
河北当代文化名人录
印人杜锡瑞
杜锡瑞,河北乐亭人,1947年7月生,大专文化,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书协省直分会主席、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巧雕印钮类)。
他广泛涉猎音乐、文学书法、篆刻、巧雕印钮等多种艺术。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收藏。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巧雕印钮于1990年6月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1990年9月 参加亚运艺术节民间艺术展览;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建军七十周年展等。省市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2、4、10频道多次专题介绍。著有《书法与篆 刻》、《杜锡瑞作品集》、《杜锡瑞篆刻精品集》、《巧雕印钮艺术》、诗文集《野丝瓜》等。
河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简报
2013年第3期
|